武汉大学海外校友网
Wuhan University
Overseas Alumni Network

武大两名专家参与中国首个北极科考站建站和考察

海外校友录 校友论坛 网上图片库 校友人物 医学部海外校友会 支持校友网

送交者:北极
送交时间:2004/08/02 12:37
武汉大学校友论坛
(www.wuda-alumni.org)
加跟贴 加新贴

武汉大学校友论坛
难忘珞珈
湖医87级研究生 湖医79级 湖医88级
寻人购物区

USMLE hotel map: Atlanta, Chicago, Houston, Los Angeles and Philadelphia.

武大两名专家参与中国首个北极科考站建站和考察


北极 贴于2004/08/02 12:37 (武汉大学校友论坛)

2004年7月28日,我国首个北极科学考察站――中国北极黄河站在北纬78度55分的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我校两名专家参与此次建站和考察。

中国北极黄河站为一栋两层楼房,总面积约500平方米,包括实验室、办公室、阅览休息室、宿舍、储藏室等,可供20至25人同时工作和居住,并且建有用于高空大气物理等观测项目的屋顶观测平台。它的建成,将稳固支撑中国在北极地区长期深入地开展多学科研究和重大科学问题研究,有力提高中国对全球变化科学的贡献率,积极促进对北极地区与中国自然环境系统影响的认识水平的发展。

目前,挪威、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多国在新奥尔松地区已经建立了各自的科学考察站,并开展了北极科学领域的国际合作研究与交流。与在当地已经建立的其他国家科学考察站一样,中国北极黄河站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由挪威方面提供。该地区除了管理、后勤保障和各国科考人员外,没有其他常住居民。

中国北极黄河科学考察站站名是在新浪网的协助下,通过网络向公众征集而来。在近3000个有效投票中“中国北极黄河站”票数排名第一,最后由国家海洋局按既定程序确定中国首个北极科学考察站名称为“中国北极黄河站”。

此次北极科考队由11人组成,分别来自国家海洋局中国极地研究所、武汉大学、海洋三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等,这其中最老和最年轻的队员均来自武汉大学,他们分别是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主任、65岁的鄂栋臣教授及该中心助教、27岁的艾松涛老师。

我国此次北极科考队将进行一个多月的考察工作,涉及高空、海洋、大气、冰川、生态、地质、大地测量等研究领域,鄂栋臣和艾松涛主要负责中国北极卫星常年观测站的建立和地理信息基础框架的构建。

鄂栋臣从北极地区发回电子邮件介绍,中国北极卫星常年观测站建成后,将与我国的南极长城站、中山站卫星观测跟踪站一起,成为我国独立自主卫星观测定轨和导航定位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3个观测站也将是我国目前仅有的能在境外自主设立的卫星常年跟踪固定站。这三个极地站与我国境内的卫星观测网一起,可跟踪观测长弧段、甚至全轨道的卫星运行状态,大大地扩展了我国卫星跟踪轨道范围和数据采集弧段。这有助于我国自主地对在中国境外的航天监测、地震监测、导航定位和卫星定轨精度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对我国自己发射的低轨卫星的精密定轨定位精度。

鄂栋臣说,极地卫星观测站的建立,特别是北极站的地理位置,对我国摆脱非常时期他国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对我国的制约,建立自己独立的卫星跟踪定轨系统,是有益的补充,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鄂栋臣还介绍,他们抵达北极后,已进行了现场考察,选定野外合适观测场地和有利观测环境,进行了临时性接收卫星信号试验和采集数据质量分析。下一步是根据我国首次北极建站环境和气候条件,建立观测站,实现自动化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观测卫星和记录数据。等站区Internet网络实现后,建立永久性卫星跟踪站,并采用软件利用因特网实现国内实时远程控制北极GPS观测,并可在武汉直接下载数据。

另外,他们还将现场拍摄、收集各类能收集到的地图、坐标、图像、各种地面和环境观测等空间数据和相关信息。回国后进行数据、信息综合整理、地图汉化等工作,构建我国北极站考察区的初始基础服务地理信息共享平台,提供给科学考察使用。

此次鄂栋臣和艾松涛还带去了武汉大学绘制的北极大挂图和多媒体北极电子地图,为整个科考行动导航,并为北极科考提供其他基础服务。

鄂栋臣是我国极地测绘的奠基人、著名极地科考专家,从事极地科学考察和研究已有20年,曾五次赴南极、二次赴北极,参与了我国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的建站工作以及我国政府组织的首次北极科考。 (杨凯军)

加跟贴〗 〖校友论坛索引首页



《你好,休斯敦》记叙了季家凰博士旅美20多年所经历的往事。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精选之一。教育子女的指导书; 到美国来求学或了解美国参考书;帮助自己感悟的好书;回国送礼的佳品!